毛笔的选择与认识
毛笔,据说是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创制的,当然,这只是传说罢了。实际上,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为竹 杆、兔毫,并有笔套。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其中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笔也是竹管兽毛所制,并有一个中间开口的笔 套。这是西汉文帝时的产物。有人说,西周时期即已用笔。毛笔的笔杆一般用竹管制,讲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象牙或金银制的,那就是工艺美术品 了。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软)健(硬)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笔头制作是中间一簇 长毫称为锋,即笔尖;四周包着稍短的毫称为副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崭;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 弹性,毛笔的型号有多种,写多大的字就用与之相适应的笔,用大笔写小字,用小笔写大字,都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产毛笔的地区,唐代至宋代,以安徽宣州最出 名,所产紫毫(老紫兔毫)笔,为无上佳品,其价如金。明清时期,为浙江湖州善琏镇所产的选料严格、制作精良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宣笔为安徽省泾县文房四宝之一,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 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到唐朝时,安徽省泾县便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故得名为宣笔,随后被列为贡品和御用毛笔,此后 制笔名家辈出宣笔盛行全国成为文房四宝珍品之一。
近年来宣笔制造业发扬传统工艺,多方求教于书画名家,继承创新,现在宣笔的品种已多达三百多种,选料严格,工艺考究,精益求精。有名家设计的“鹤颈” “古法胎毫”、“莲蓬斗笔”、“北尾合毛”,都达到了尖、圆、齐、健的四法要求。它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还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
后就被广泛使用,成为制笔三大原料。
按照不同的原料和性能,可把毛笔分为硬毫、软毫、兼毫三种。硬毫笔包括老兔颈毛制成的紫毫与黄鼠狼尾毛制成的狼毫两种,笔毫均为棕色,笔性硬健,弹力 强,蓄水少,画出的线条苍劲爽利。山水画中树木的立干、出枝、勾叶、点叶,山石的勾勒、皴擦、点擢,屋宇、人物、舟、桥、水波、瀑布等细线,都需靠弹性强 的硬毫才能得以表现。软毫笔,用羊毫制成,笔性软,蓄水性强。山水画的渲染多用它。米点山水与泼墨山水也常用羊毫,能收到笔酣墨饱、水墨淋漓的效果。兼毫 笔由硬毫与软毫配制而成,有紫狼毫、紫羊毫、鸡狼毫等品种,硬度在狼毫与羊毫之间,可根据个人的习惯与需要去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