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的作用
1、简介:番泻叶又名旃那叶、泡竹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原产国外,现我国广东、海南、云南等地亦有引种栽培。番泻罡瘭抻馒叶,是一种中医里常用的药材,它主要是用于润肠、通便的。现在的一些减肥保健品中常含有番泻叶。番泻叶为豆科草本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其近于成熟的果荚(番泻荚senna pod)功用与叶相同,服后腹痛的副作用较小。中医认为本品性寒,味甘苦,归大肠经,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功效。

3、药理作用:泻下作用番泻叶中含蒽酮衍化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甙A、B,经胃、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髓盘神经节以收缩大肠,引起腹泻,番泻的作用较广泛而强烈,并认为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者更适合。

5、止血作用:对胃、十二指肠出血有效。用本品水浸液于胃镜下喷洒于胃出血处,锂淅铄旰直视可见有即刻止血作用。番泻叶总甙200mg/kg腹腔注射可明显缩短蟛杆戛攉小鼠出血时间。番泻叶口服,可便血小板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血块收缩时间缩短。此外,本品对盐酸和消炎痛所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也有利于对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防治。

7、关于清洁肠道:放射科腹部平片,结肠和肾盂造影摄片,以及外科腹部手术前,都喜欢使用番泻叶清洁肠道,病人也感到方便。即使清洁得不够理想,还可以再行清洁灌肠。经80多年实践,已经逐渐得到推广。

9、泻热导滞:番泻叶味苦性寒,质粘滑润,能入大肠,泻积热,润肠燥,通大便,少用又能助消化,除积滞,故适用於热结或食积便秘,腹部胀满。

11、鉴别应用:大黄偏于寒下,巴豆偏于热下,而番泻叶之下,居于二者之间。但用量多少,对下剂的缓急有关。泡服则下速,煎服则下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