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你说服别人【控心术】
1、你要说服谁?你的观众是什么样的人?坎怙醣秸年龄也许是你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传统的观念会认为,人越老越保守,但是,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开放而不是保守,比如一个老年人可以花一万元买一台健身器材但是一个年轻人就很难办到。但是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老年人比较保守呢?这是因为时代总在前进,老年人和当今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时代的差异造成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偏见。所以,当我们的说服对象是老年人的时候,我们要更多地考虑他的时代背景,他们做事的风格习惯。除了考虑时代背景之外,我们也许更希望了解,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说服:①社会地位较低:高地位的人容易说服低社会等级的人;②从众者:爱随波逐流的人缺乏主见,他们以别人为行为的参照——你怎么做我怎么做。③社交焦虑的人:社交焦虑的人在开始交谈的时候总是重复别人的观点以期望自己能够博得别人的好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社交焦虑者更容易被说服。④亲密需求较高:有些人总是希望能够和任何一个他遇到的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他不希望因为意见不和而相互疏远,因此他们更愿意服从别人的观点来赢得亲密的关系。

3、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说话流利、运用很多术语、着装很像一个专业人士、谈吐风趣、外表迷人,那么你更有可能说服一个人。事实上,你是什么样的人虽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在被说服的人心中的形象。如果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那么你可能需要讲很多道理,并让他自己做出决定会比较好,但是如果你在他心中一直是一个权威的形象,那么你最好在说服他做某事之间为他制定好详细的行动步骤,然后后跟他讲一句话你就可以说服他——照着这个去做。

5、我们可以使用什么策略?也许你可以参看百度经验《手把手教你潜意识说服【控心术】》来获得潜意识策略,现在我们更多地关注那些意识之上的策略。①熟悉性:你说服所用的例证团蝣逅捎必须是被说服者所熟悉的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总是喜欢熟悉的信息,研究者给被试看一些图片,实际上因为图片呈现的时间非常短,被试说什么都没有看见,然后研究者让被试从一堆图片中选择哪些图片你更喜欢,或者让被试给图片打分,结果那些曾经呈现过的图片得分更高,虽然被试说他什么也没看见。这就是熟悉性的作用——我们更喜欢曾经见到的。同样道理,我们不太喜欢自己的照片,而更喜欢那些经过ps翻转过来的照片,因为这更像我们天天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但是我们的朋友更喜欢没有经过处理的照片。②相似性:你的处境和被说服者的处境相似更容易说服。我曾经给很多人提建议,多是关于如何提高考试成绩等诸如此类的策略,他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考试中试过这些策略吗?你在什么样的考试中试过这样的策略?如果我的答案是:我试过,我在和你一样的考试中试过。他们多半会采取我所提供的建议。这就是我们面临相同的处境提高了说服力。③被动与主动:如果你自愿参加我的讲座那这是一种主动的说服,如果我大肆在电视上做广告宣传自己的主张,而你只是偶尔在换台的时候看到过我,这就是被动的说服。实际上主动说服不一定比被动说服更管用。心理学家建议的一条原则是:随着某件事情的不熟悉性的增加,被动说服更管用。阿司匹林多为我们所不熟悉的,我们并不知道它的药理是什么,所以广告通常会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