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风俗习惯、忌讳及奇特婚俗
1、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而纳西语的标准语则以纳西语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

3、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纳西族男女都能歌善舞,在生产劳动和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传统歌舞曲调较出名的有“喂麦达”(丽江)、“火搓圭”(永宁)、“呀号里”(白地)、“哦热热”(丽江大东)等;民间乐器有葫芦笙、竹口弦和直笛。

5、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泸沽湖纳西族却有三种婚姻形式,前两种也是通常我们叫做“走婚”的风俗。

7、阿注同居婚 凡过阿注婚姻生活的男睹滤粒哎女,一旦双方有共同生活的愿望时,便可组成同居家庭,不必邀媒撮合,不举行结掘躁长狠婚仪式和宴请宾客,也不受等级的限制。同居形式则有女子到男子家同居的,有男子到女家同居的,也有双方都脱离原来的家,单独居住的。同居阿注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平等,关系也较融洽,双方都比较注意维持已经建立 起来的同居关系。同居的男女很少或者不再结交阿注。 到女阿注家同居的男子,大多保留原来的家名,其子女从属于女方,血统按母系计算。同居的男阿注一般不能做女方的家长,死后不能葬入女方家的公墓,而得由其甥领回,葬到母亲家族的公墓上。女居男方的阿注同居,与男居女方的阿注同居则大不相同。根据纳西族的风俗习惯,女入男家所生子女属于男方,为父系血统的成员。

9、还有纳西族的殉情风俗是很出名的,通常情侣决定殉情后,有的会把自己的决定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个别的殉情女子还会把这一决定告诉自己的母亲,而母亲也同样会保守秘密。一般多数殉情者会选择在高山上险峻难达、草木茂盛的地方自缢而死。 纳西族很忌讳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也不能登踏三脚架,不能跷二郎腿,不能翻弄灶里的灰;在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讳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 ",也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