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学习心理教育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协助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学习心理教育是指运用学习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使其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主要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策略的使用等方面。

3、自我意识教育青少年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苏醒阶段。自我意识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客观地评价自己,并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包括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等。

5、压力释放作为中学生随着学业的增长,将会伴随许多压力的产生,有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学科选择的压力,以及学校适应压力,同伴交往压力,师生矛盾压力,亲子矛盾压力等等,面对种种压力的侵袭,仅有一颗意志坚强的心是不能够支撑他们长远的发展的,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压力排解的教育。内容包括压力症状,压力源分析,压力释放方法等。

7、情绪情感教育青春期生理发育的剧变,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动荡。这种动荡表现为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此消彼涨的两极状态,甚至有时表露出来,有时内隐难觅踪迹。例如,老师一句表扬的话可以让学生情绪飞扬,兴高采烈,同样,老师一句轻微批评的话又可以使学生愁眉深锁,沮丧不安。众所周知,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潜能,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内容包括调节和培养情绪情感以及消除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形成积极、稳定、健康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