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起来很常识的知识,人类花了很大代价才明白
洗手这件事够简单了吧,但人类付出了血的代价,牺牲了无数产妇才明白这个简单的知识。
生物学家在17世纪就发禊耗髻编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但足足用了200年时间才将微生物的种类和大小进行分类。
当时的医生对微生物的危害浑然不知,很多疾病都是从表面医治的,例如手臂上有一个红肿发炎的硬块,医生就认为是血流不通畅堵塞导致的,拿刀割一个小口放点血就行了;截肢患者被细菌感染死亡,医生会认为是截肢过程中失血过多,引起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
细菌和病毒从没有付过任何责任。
直到1846年,局势发生了改变,医学博士毕业的维斯进入了维也纳总医院的妇产科,当起了一名妇产科医生,他在工作半年后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维斯所在的妇产科有两个诊所,第一诊所和第二诊所,第一诊所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医学院毕业生,第二诊所是培训出来的助产士。按照道理,肯定是第一诊所产妇的死亡率低,但实际情况是,第一诊所产妇的死亡率是第二诊所的4倍!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显示:1846年,第一诊所有4010名产妇分娩,459人死亡,死亡率11.45%;第二诊所有3754名产妇分娩,105人死亡,死亡率2.80%!
维斯这才明白过来,尸体上肯定有某种看不见的致命因子,维斯查阅了医院的历史资料发现,1822年维也纳总医院开始允许学生解剖尸体,恰巧这一年,医院的产褥热死亡率飙升。
第一诊所的医学院学生经常会参与解剖尸体,所以他们的手上存在致命因子,而第二诊所都是助产士,没有参与解剖,所以他们手上不存在致命因子,这就是第一诊所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维斯的著作被人认为是笑话,遭到了同行的排挤,连工作也被辞退了,一度患上抑郁症想自杀,最后死在了精神病医院。
维斯死后不久,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用苯酚溶液浸泡手术器具,并提倡无菌手术室,为外科手术奠定了消毒基础,李斯特的成功也为维斯洗刷了冤屈。
时至今日,维也纳的中心广场上,竖起了维斯的雕像,底下是一名产妇和几名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