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实用的求爱7步走
1、增加目标对象的基数 以前写过,暖手同学推荐过一本书,叫《上钩的鱼都很美》,开首就说“首站,拜仁慕尼黑”。那是能容纳几万人的地方,无论如何,统计学上的扩大样本数在任何领域都是至理名言。老说找不到对象的人,好歹接触过100个异性,接触过10个适龄未婚长相不卡西莫多的异性,从中选择2个进一步接触,再来说找不到的问题。 如果你接触的异性数量只有个位数,那找到如意郎君的比例实在是堪忧。
2、增加样本选择的典型性 社会学家在1974年根据统计数据写了一份论文叫《找到一份工作》,其中写道,56%以上的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可以另写一篇找工作技巧啊),而这56%中,有55.6%的人与被求助者是“微弱社会关系”,即,他们是“偶尔”见到被求助者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与你非常亲密的人,跟你的社交圈子是一样的,他能发现的工作机会,你早就能发现了。 一般人最重要的圈子只有一个,工作的人就是“同事”,读书的人就是“同学”。想办法扩大这个领域,尤其是兴趣领域。
3、要针对目标对象集中的区域 任何地方都有20/80法则,因此不要把力气花费在80%不靠谱的地方。针对第二条来说,如果是以“找对象”为目的的兴趣小组,那无比要注意目标对象会不会出现。如果女生参加的是“美容俱乐部活动”,如果男生参加的是“皇马粉丝聚会”,那恭喜各位,你们孤独一生的几率大大提高了。
4、寻找“联系员”——关键人物法则 畅销书《引爆点》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有些人,他们就是认识很多人,他们就是乐于把不同的人联系起来。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列一个40人的朋友名单,想想跟他们最初认识的情形,其实很容易找到,就是那么少数的几个人,帮助你认识了所有的朋友。这些人就是“联系员”,他们就是最关键的少数人(我不得不骄傲地说,我就是这么号人物)。 多联系他们, 想想看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学聚会的组织者,他们一定是热心且具有广泛社会关系的人,多跟他们联系,然后就等着鱼长脚,自己走上门吧!
5、制定一定的标准 很多人回答“你想找什么样对象的时候”都回答说“投缘就好”。我的娘,我听过的次数之多已经罄竹难书了(好吧我乱用成语)。凡是有这类回答的人,就是把所有想帮他一把的人拒之门外。我怎么知道什么标准是你的“投缘标准”,当我再拜托另外一个人帮我寻找目标的时候怎么阐述? 你必须要制定一个比较客观和明确的标准,让想帮你的人能迅速从资料库中调用出合适对象的信息。
6、保持一定的接触频率 相信我,相亲成功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一次定终身”的选择,而真正了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一次定终身”的选择标准只能是外貌,收入之类的(这是备受诟病的,也是媒婆们最头疼的)。而当你真正喜欢那个人的幽默,善良之后,你是不会那么在乎这些的。
7、行动起来 当然,最后一条一定是最重要的一条。有了上述6条,你一定会成功,但是你还差最后一步,那就是“行动起来”! 自暴自弃的人很多,但那不应该是你。幸福的婚姻生活值得用任何代价去换取,很多人会制定“时间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职业规划”,但是对感情却极度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