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子的种植技术
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品种,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干果树种,不但栽培价值高,而且生态景观效益好,香榧基地造林采用2+3以上的嫁接苗造林,一般第3年就能开花结果,第6年生可株产干籽1~2千克,成年树株产干籽10千克左右,亩产可达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二、林地整理
根据香榧幼龄期需要庇荫的特性及水土保持的需要,保留林地植被,造成侧方庇阴,对造林成活和生长均有利。一般坡度在15℃以下的可全垦,提倡林粮套种;15~30℃的坡地带状整地,保留梯坎植被,带上可以林粮套种;30℃以上的坡地以鱼鳞坑块状整地,挖大穴(直径80厘米,深50厘米以上),保留穴周植被。
三、栽植技术
1、施足基肥:在种植穴内,每穴施入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20千克,没有条件的也应分层填入杂草、落叶、草皮等。稍踩实,高度不超过穴深的一半,上面回填定植穴四周的表土,并高出地平面10厘米左右,也可分两次回填。栽植前,每穴施入钙镁磷肥0.5千克,并与穴土拌匀。
2、种植密度:香榧经济寿命极长,数百年的大树一株即可占地数百平方米,同时香榧生长又极缓慢,考虑到前期的经济效益,一般初植密度以4×4或4× 5米,每亩35-42株左右为宜。
五、幼林抚育
一是遮荫,小苗造林后1~3年,苗周设保护圈,遮阳网遮荫;二是中耕除草。造林后1~2年的春秋生长季节要在保护圈内经常除草,圈外尽量保留植被;三是施肥,2年生以后幼树以有机肥结合化肥(氮肥、复合肥),每株施氮肥50~100g,复合肥100~150g,有机肥5~15kg ,化肥不直接接触根系。采用环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