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鉴别中的翡翠看色要诀
1、白色:玻璃种要够白,够纯正在旧有的翡翠体系当中,白色本身是没有价值的颜色,但是近年来,随着玻璃种翡翠的兴起,白色玻璃种翡翠的价值获得了新的认可.对于白色的玻璃种而言,衡量其颜色价值的标准就是够不够纯正,够不够白——越纯正、越白就越有价值,大家经常见到的偏黄色调的,或者偏蓝色调的白色玻璃种翡翠,价值都不如纯白的玻璃种.如果白色玻璃种当中包含有阳绿色,那么其价值就高于纯白玻璃种.不过,一般来说,好的玻璃种带阳绿通常颜色不会太浓.实践当中对这一点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例如,很多人会把白色冰种或者白色玻璃种当中的“飘蓝花”误认为是绿色——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些飘着的颜色是墨绿色,有些商家会把这种情况说成是玻璃种带绿色,实际上是属于“飘蓝花”.“飘蓝花”的玻璃种翡翠其价值要低于干净的纯白玻璃种翡翠.

3、黄色:要通透浓艳黄色表现在翡翠上有时候是优点,有时候是缺点,需要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只有在种分通笳剔邸哚透、质地细腻、黄色很浓艳、漂亮的情况下,黄色才会成为翡翠的优点.这些黄色常常被利用进行巧雕,为翡翠增色不少.而颜色暗淡、水头不好的黄色则往往是翡翠的缺点,用行里面的话说就是“显脏”.例如,像一只翡翠手镯,如果出现黄点、黄斑,那么对于手镯的价值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对于鉴定却有帮助——收藏者可以凭借黄点与黄斑的特征,断定翡翠为A货.而如果一个手镯同时带有绿、黄、紫等三种颜色,又被称为“福禄寿”,这要比只有绿色的翡翠要更有价值.在2011年万瑞祥翡翠俱乐部新春翡翠换宝大会及拍卖会上,一件其中一件市场价格在30万人民币的冰种三彩翡翠手镯经过激烈的轮番叫价之后,最终以16.5万的价格成交,现场的翠友纷纷对这件拍品的得主投去羡慕的眼神,无疑他淘到了很棒的“宝贝”.其实,翡翠不是价越高越好,而是要去寻找那些不贵又有收藏价值的翡翠.

5、紫色:要细腻,要浓艳紫色又称“紫罗兰”,或称为“春”.既有绿色,又有紫色的翡翠称之为“春带彩”.有黄、绿、紫、白四色的翡翠,又称之为福禄寿喜.严格来说,紫色翡翠的出产量并不算特别少,比红翡要多,其块体更大,种份以藕粉地居多,通常结晶颗粒较粗,透明度较低.紫罗兰中真正名贵的还是其中的优质品种.目前紫色的翡翠两极分化得很厉害,种份很细腻、同时色彩浓艳的紫色翡翠价格上升得很厉害,和一般的颜色浅、暗、质地不细腻的紫色翡翠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且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原来好的紫罗兰手镯不过几万元的样子,现在已经涨到了40到50万元,而一个满色的紫罗兰手镯,由于颜色较浅,也不过1到 2万元.
